2023-06-07
機器人是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醫生的勞動在一定程度上由機器人來完成,會減輕體力勞動,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醫療機器人在醫療領域已廣泛應用。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未來20年內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將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增長。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以及人類對健康認識的不斷深入,醫生對醫療行業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醫療機器人是指能夠按照事先設計好的程序或動作,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程序和規則對病人實施診治或操作的一種智能設備。它能代替人完成一些危險和精細而又單調的工作,如手術、護理等,可大大減輕醫院、醫務人員和患者等在這些方面的負擔。
醫療機器人可以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與病人進行溝通以及通過智能算法與機器協作完成工作。醫學教育機器人可通過計算機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實現人機互動教學模式;醫療器械設備可以讓醫生通過模擬訓練器來熟悉其操作技能;醫學研究和教學機器人可使醫生學習并掌握科研技能或職業技能等。它可以彌補醫生不足和避免誤診、提高醫院效率、減少人為差錯;醫療器械設備可用于幫助患者康復或延長患者生命、降低費用開支;醫學研究機器人可大大提高科研效率并避免實驗失敗;醫學教育機器人可以有效減輕教師負擔并提高學生興趣和創造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及生物工程等科學技術日益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逐漸增多,未來對醫療行業將產生巨大影響。
我國近年來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明確提出“實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綱要”“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積極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鼓勵在醫學影像分析診斷、藥物研發、疾病預防控制等領域加快實施人工智能應用”等措施,著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