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
隨著物聯網(IoT)、可穿戴和便攜設備的發展,消費者開始厭倦雜亂的線纜和需要頻繁充電的電池。無線充電的優勢遠不止擺脫線纜的束縛。目前,市場上有各種近場和遠場充電無線技術,包括感應充電、諧振充電、超聲波充電和紅外充電等。這些技術都需要遵循不同的標準,不同程度的妥協。隨著人們對無線世界的向往,預計充電技術將大幅增加。 研發無線充電技術(包括芯片/解決方案/發射和接收設備)的國外企業主要有IDT、TI、飛思卡爾、高通、博通、安森、Maxim、Linglier、恩智浦、ST、英特爾(已于5月份關閉此項業務)、富爾頓、Witricity、 PowerbyProxi(由三星投資)、Energous和德爾福。 在國內有中匯創智、新頁、中興、金鑫微、美達達、微鵝、思普奧丁、華潤硅、信捷、達夫、魯渝能源、環西科技,臺灣省凌陽、新唐、聯發科、金陵、力成、盛群等 以下是九種無線充電技術和具體方案:
一、無線電源聯盟(WPC)推出Qi標準:電磁感應,于2008年12月成立。 電磁無線充電模式 原理:電流通過線圈,線圈產生磁場,對附近的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產生電流。 發射功率:W-5W 傳輸距離:毫米-厘米 使用頻率范圍:22KHz 充電效率:80% 優點:適合短距離充電;轉換效率高。 局限性:只有通過特定的擺放位置才能準確充電;金屬感應接觸會發熱。 解決方案提供商:TI、飛思卡爾、東芝、Powermat、Splash Power、凌陽等。 具體方案如下: 1.德州儀器(TI)推出首款符合無線電力聯盟(WPC) v1.2標準的15W無線電力發射機bq501210,并已通過Qi認證。發射機可以達到84%的系統效率。與傳統的無線電源設備相比,其散熱明顯降低。此外,該發射器支持多種快速充電協議,并具有一系列靈活和可定制的功能,如個人電子產品、醫療和空間有限的工業應用。 2.東芝的存儲和電子元件解決方案公司也宣布使用東芝;TC7718FTG15W無線充電發射器IC的無線充電發射器系統經認證符合無線電力聯盟(WPC)制定的Qi v1.2 EPP(擴展配電)標準。本系統采用MP-A2(無線電力聯盟定義的12V單線圈無線充電發射系統),支持簡單的系統配置。它是業內第一個通過Qi認證的MP-A2發射機系統。 3.東芝推出無線充電接收器IC & mdash& mdash;TC7766WBG,經認證符合無線電力聯盟(WPC)制定的Qi v1.2 EPP(擴展配電)標準。TC7766WBG是業界唯一通過Qi認證的15W接收機IC。 。。。。。。